一百年前,一群青年人扛起救國大旗,一百年后,一群青年人揚起強國之帆。如果時光溯回,百年風雨兼程,兩代青年會有怎樣的時代合音?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全國各族青年寄語中強調,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
“愛國”是永恒不變的精神“基因”。一百年前,在民族危亡的生死關頭,一群青年人奔走呼號,那些熱血的聲音里透出的是屬于他們的拳拳赤子心。總書記曾說“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無論身處哪個時代,愛國,融在了每個青年人的骨血里。作為新時代青年當以先輩為榜樣,堅持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奮斗”是永恒不變的時代“底色”。百年一瞬,中國實現了從家國未定到國富民強,從救亡圖存到偉大復興,靠的正是一代又一代青年們的不懈奮斗。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作為新時代青年當立鴻鵠之志,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立足本職崗位,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矢志奮斗。在“五四”青年節這樣一個充滿奮斗韻味的節日,我們記取奮斗的意義、審視奮斗的方位、瞄準奮斗的目標,進而艱苦奮斗、團結奮斗、不懈奮斗,必能不斷開辟事業發展新天地。
“擔當”是永恒不變的青年“態度”。“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面對山河破碎、豆剖瓜分,一群青年人擔負起救世濟民的重任,這一擔,擔起的是“民族脊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擔當,作為新時代青年,當自覺擔負起為國家謀發展、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使命,不負期待、不負青春。
2020年恰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際,我們從未像此刻一樣深刻地意識到“青年”二字的時代意義——責任與青春同行!新時代青年活躍在抗“疫”第一線,無論是醫護工作者、“火神山”“雷神山”建設者、疫苗研發人員,還是保障物資供應的外賣小哥、快遞小哥,亦或是扎根基層的社區工作者、志愿者,都生動詮釋著“愛國”“奮斗”“擔當”的深刻內涵,向我們展示著“使命在肩,奮斗有我”的精神面貌。
與歷史對話,是銘刻、是接力,更是激勵當代青年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時代的大潮奔涌,后浪推前浪,青年就是立于潮頭的“后浪”。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當始終秉承五四愛國主義精神,肩扛強國重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羅雪平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