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大道快速化改造(二環線-三環線)工程西起硚孝高速三環線竹葉海立交,東至二環線常碼頭立交,高架橋面全長8公里,采取主線高架+地面輔道的方式建設,主線高架設置雙向6車道、地面段設置雙向4至6車道,沿線跨越漢宜高鐵、漢丹鐵路、輕軌1號線和京廣鐵路等,設置有竹葉海全互通立交、古田二路三層分離式立交和常碼頭全互通立交等3座立交,以及6對上下橋匝道。主線高架設計車速為60公里/小時,地面輔道設計車速為40公里/小時。
5對上下橋匝道“十一”前貫通
施工方中國一冶介紹,工程于2013年6月26日開工,目前由一冶負責施工的橋面部分已基本貫通。
據項目書記周沙風介紹,長豐大道高架沿線有6對上下橋匝道,古田四路至古田二路之間有兩對上下匝道,一對位于長豐科技產業園門口,一對位于“百姓之春”小區門口;此外,豐茂路一對、江發路一對、豐帆路一對、三環竹葉海附近有一對。“十一”之前,除豐帆路的一對匝道外,其余匝道全部開通。
此外,作為長豐大道高架起點的常碼頭立交,本身也有4條匝道實現多向全互通,目前已貫通3條,分別是二環往長豐大道高架方向,長豐大道往二環漢口火車站方向,長豐大道往二環漢陽方向。
長豐大道由西向東貫穿武漢古田組團,業內人士表示,長豐大道高架不僅可以緩解常碼頭、長豐、古田一帶的交通壓力,還可極大提升漢口西部地區交通疏解能力,分流漢口中心區出城的交通壓力。長豐大道未來將連接硚孝高速,實現硚口常碼頭20多分鐘直達孝感。
高架橋面起伏如彩帶
記者在高架橋面上驅車體驗時發現,不同于一般高架快速路的平面化,長豐大道更加立體,最高處32米,最低處7米,高高低低,有起有伏。比如位于古田二路路口的橋面要高于兩邊,開車經過時感覺一上一下。據悉,在車流量較大路口,橋面高度都略高一些,也是為今后橋下可能的其他建設留出空間。同時為了連接二環與三環,線路有轉彎,從上空俯瞰,就像一條彩帶。
長豐大道高架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墩柱既扎得深,又長得高。周沙風透露,因地下有沙層,墩柱扎入地下平均深70米,最深達到85米。且高架有兩處跨越鐵路,因此比較高,最高處離地32米。箱梁跨度最大達到70米,而一般的城市高架橋為30米。
歷經2年多時間建設的武漢主城區“三環十三射”其中一條快速放射線——長豐大道高架,將于近期實現主線橋面高架結構貫通,作為武漢園博會的主要通道,本月底武漢園博園開園前實現通車,武漢西大門將新增二環、三環連接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