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號線起于蔡甸區的文嶺,經全力三路轉向武漢經濟開發區,沿東風大道、龍陽大道由南向北走行,經過沌陽大道、武漢體育中心、漢陽客運中心、王家灣,過漢江后,進入漢口地區,經過宗關、王家墩CBD、菱角湖,由長江日報路轉向建設大道、建設大道北延長線,經過香港路、趙家條、二七路,到達終點三金潭,線路總長39.6公里,設站28座。其中,一期工程由沌陽大道站至市民之家站,線路長27.9公里,全地下鐵路,設車站23座。
繼長江上的第一條地鐵隧道貫通之后,武漢地鐵又將首穿漢江江底。3號線長達2.3公里的越江隧道于江漢二橋下游約30米處穿越漢江。越江工程按照300年一遇的江底地形變化開展設計。
據地鐵集團預測,遠期3號線全日客運量將達到106.75萬人次,占整個公交客運量的4.87%;3號線日承擔漢江客運量將達到35.5萬人次,占整個公交客運量的19.41%。
3號線一期2015年年底建成后,列車運行單程時間47分鐘。屆時,輕軌1號線、地鐵2、3、4號線連接起三鎮,武漢的軌道交通實現初步成網。
10座換乘站對接9條地鐵線 三鎮軌道網中的“換乘老大”
本報訊(記者楊捷 見習記者黃帥 通訊員吳志華)“如果說2號線是武漢軌道交通網中的客流‘老大’,3號線就是武漢軌道交通網中的換乘‘老大’。”昨日,鐵四院高工、武漢地鐵3號線的設計副總體黎明說。
3號線一期23個車站中,有10個站是換乘站。無論個數,還是換乘站在總站數的占比,3號線在武漢目前規劃的12條軌道線中,都是排第一。
除了5號線(武昌沿江線)和9號線(從光谷到紙坊一條支線),3號線與其他9條軌道線都換乘。“這9條線,經過武漢所有商業中心、文化區、火車站和王家墩、四新等城市重要功能區。你坐上3號線,就能通過換乘,抵達城市任何方向的經濟或文化節點。”
據預測,3號線的換乘客流比重達到34%,10座換乘站客流集散量占線路客流總量的56.2%,“周轉率非常高”。
以初步設計中提出的3號線平均每人乘坐7.7公里計算,“相當于每個乘客坐7站就轉車或下車”。
我市首條穿越漢江軌道 串連漢口漢陽 承擔1/4過江客流量
3號線是我市首條過漢江地鐵。在武漢主城范圍內,規劃的過漢江軌道還有2條,分別是6號線和10號線。
3號線處在最西邊,沿龍陽大道走。由于它的換乘功能強大,而6號線是穿越漢陽漢口沿江北上到東西湖,10號線從漢陽四新到硚口路過王家墩由長江二橋二七橋之間過江到武漢站最后到陽邏,6號線的“中心度”不及3號線,10號線又是遠期線。因此,3號線會長期坐穩軌道過漢江的“老大”。
據交通預測,到2018年,我市公共交通過漢江總量89.5萬輛人次/日,軌道3號線占過漢江量22.9萬人次/日,3號線初期每天承擔過漢江客運量22.9萬人次,遠期達到35.5萬人次。
親子衛生間 哺乳間
大人上廁所,孩子怎么辦?地鐵3號線親子衛生間的設計替你想到了。這種親子衛生間有大小兩種坐便器,防止孩子坐成人坐便器時“掉”進去。還有折疊式坐板,上面配有鎖扣,當家長上廁所時,可以把孩子安放在坐板上,不用擔心其亂跑。廁所還有換尿布的臺子,如高鐵一般。“在一些大站,我們還設計有哺乳間。”
男女蹲位“一比五”
3號線的蹲位設置,是最呵護女性的設計。鐵四院設計師昨日介紹,3號線衛生間按“一個男性蹲位、兩個小便器、5個女性蹲位的比例設置”。“目前,大陸還是第一例。我們是從臺北捷運學來的。他們是經過調查后,確立的最接近現實需求的比例。”
(記者楊捷 見習記者黃帥 通訊員吳志華)